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章 福寿螺(第2页)

等叔公和婶子下田干活时,叶泉找来锯齿状专门用来割稻谷的错镰,跑去帮忙,正好要收割的那块七分田就是叶泉家的。

叶光祖道:“阿泉,你回村里住,这块田你明年要自己种吗?”

叶泉想到自己空间里还种了五亩水田,将来收获后也要找个来源才行,便道:“我自己种吧,正好省得去买米,另外,明诚叔在我那上班,平日顾不了农活,明年就种自己的吧,别把人累坏了。”

徐凤珍深有感触地道:“是啊,咱农民身体要是好,那种出来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身体要是不好,那种出来的东西就是医生的。”

桃源村地处偏僻,水田又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六分以上水田都少有,所以收割只能靠人工。

这种活可不轻松,别的不说,光是收割时要一直弯着腰一干就是半天,就让许多人受不了,不过以叶泉此时超过常人两三倍的体质,这点事情不在话下。

收割完七分田后,叶泉见水沟、稻田里凡是有水就有福寿螺,便挑大个的捡了起来,这东西的味道要比田螺差,但偶尔吃一餐还是可以的,就当是消灭害虫。

福寿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域,1981年,一名外籍华人将福寿螺引入了粤东,作为特种经济作物养殖。

随后仅仅十多年的时候,就在南方数省泛滥开来,福寿螺以食量大著称,咬食水稻、茭白、空心菜和红薯等农作植物,可造成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

因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大量粪便能污染水体,还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被国家环保局列为中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福寿螺又叫大瓶螺、苹果螺,体型比田螺更大,最近几年不知被谁带到了桃源村,大肆繁衍起来,反而是原来的田螺少见了。

桃源村的人喜欢吃田螺,但对刚刚冒出来的福寿螺却没人愿意去吃,最多捶烂了用来喂鸡喂鸭。

稻田旁是一条水流缓慢、生满水草的沟渠,水草间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福寿螺,只十多分钟叶泉便捡了小半桶,田螺却只有十多个。

到最后,叶泉见福寿螺越捡越多,干脆运用了精神念力,将搜索范围内的福寿螺不分大小,全部扔到空间的河道、池塘和湖泊里,叶泉并不怕福寿螺在空间里也泛滥成灾,他养在空间的鱼大部分都是肉食性的,福寿螺能够不绝种就不错了。

只留下半斤用清水先养着,滴上两滴香油,等福寿螺吐完泥再享用,值得一提的是,比起老实呆在水里的田螺不同,福寿螺是会出水逃走,而且爬行的速度还不慢,必须在桶上加一个盖子。

第二天,叶泉便将福寿螺洗净,剪去福寿螺的尖端尾部,这样会让福寿螺更容易入味,然后加料酒把福寿螺放入锅中炒制,再放入盐、酱油和蒜、姜、葱、干辣椒、花椒、八角、桂皮、香叶、茴香、甘草、肉寇、沙姜、丁香等香料。

前段时间,某地发生过因吃凉拌福寿螺,数十人患上管圆线虫病而住院的事件。

所以叶泉在翻炒数分钟后,倒入500毫升的开水,盖上锅盖又用火焖煮了十多分钟,这东西只要彻底煮熟了再吃就没事。

然后,再往锅里放点白糖,用大火进行翻炒,收干锅里水分后,一道爆炒福寿螺就出炉了。

叶泉夹起一个尝了尝,味道还不错,至少比十多元一斤的猪肉好吃多了,如果食用安全的话,不妨作为菜肴推广开来,让人类成为福寿螺的天敌,控制住其发展势头。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榣山志

榣山志

没落的天才如何找回当初的荣耀,从默默无名,到一次次创造传说成就天仙之名。我在榣山起志!要成为那个超越天仙,跨出最后一步的人。...

骑马与萝莉

骑马与萝莉

当她睁开眼睛,来到了剑与魔法的奇幻世界。找不到昔日的名字,只有身上所谓的骑马与砍杀系统证实着她和曾经家园的关连。在一步步的探索中,越来越多的伙伴加入了她的冒险团,越来越多的谜题却逐渐显现。长生种的历史断层人类疆域外的大结界星际战甲和传奇骑士团的碰撞世外龙族徜徉的翡翠梦境面对着层出不穷的危机,一米二的萝...

科普物理,教出一票法神?

科普物理,教出一票法神?

我教的是物理学,从没有教过他们魔法,更没有掌掴邪神,脚踢魔王,击坠神国。所有关于我的传言全部是没有一点根据的诬蔑。雷恩特斯拉如是说。他说完,姑且不论那满天瑟瑟发抖的神魔,他座下大弟子唐斯对着一众法神师弟师妹说道师父他的低调症又发作了。记住,师父口中听上去很扯淡的东西,全是真的。众师弟师妹深以为然,齐齐点头!...

穿越唐朝秦长青

穿越唐朝秦长青

穿越大唐,吃穿不愁,日子过得无比滋润。可自打娶了如花似玉的媳妇之后,一切都变了。皇帝让他官居一品,宰相千金非他不嫁。吐蕃要他的项上人头,高句丽要他死无全尸。可秦长青,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大唐美男子。...

诛天破道

诛天破道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洪荒世界是非多,为求成道乱繁华。天衍四九道几何,须看诛天破道传!茫茫洪荒世界,三千大道法则,道可是最大,洪荒可是终点?从洪荒走出的少年可否在另一个世界的舞台崭露头角?诛天破道将与你一同探索洪荒之外那未知的世界!...

龙行天下

龙行天下

简介自从龙少群三岁懂事起,他就开始接触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三岁习颂三字经,四岁读诗经论语,诸子百家,五岁习围棋之道,六岁泼墨作画,七岁弹筝抚琴,吹萧奏笛。至于爷爷的医术更是龙少群每日不可或缺的必修项目。问诊把脉,对证处方,选药煎药,针灸拔罐,依靠着聪颖的天资,龙少群十岁就弄了个通透...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