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着让阮元上前,阮元自也和朴柳二人一一相拜过了。
可朴齐家听到阮元乃是汉臣,并非旗人,心中更奇。
眼看阮元不过初仕,似乎还未及三旬,却又有何能耐,来充作迎见副使?莫不是乾隆年事已高,竟把国使之事当作了儿戏?想到这里,也暗自思忖,自己不妨先试探一下这个年轻人,若是阮元实无才学,那回到国内,自然要将乾隆昏庸之名传遍朝野。
想到这里,遂向阮元行过礼,道:“阮翰林入仕不过一年,已是翰林院编修,自然难得。
在下才疏学浅,有些问题,还望阮翰林赐教。
在下看《礼记.聘义》之时,略有一事不明,这‘士迎于境,大夫郊劳’一句,一直不知其中深意,不知阮翰林可否指点在下一二?”
他虽是朝鲜国使,却精通汉语,这番话说得非常流利,阮元听了,也暗自钦佩。
但朴齐家所问的问题,却显然是话中有话,只是阮元是晚辈,不能当面拒绝,便依着所学原意,答道:“回朴大使话,《礼记》中这一段,说的乃是周时诸侯国国使相见之礼,一国国使前来他国国境,礼节需循序渐进。
故而在边境之处,以士迎之,入得京城,则以大夫相见。
以显礼仪渐厚之意。”
朴齐家道:“那在下有一事不明,《礼记正义》之中,援引《仪礼》之言:宾至于近郊,君使下大夫请行,君又使卿朝服,用束帛劳,此大夫郊劳者,即卿也。
故而在下认为,这迎见之礼,应是卿为主官,下大夫为副官,方显上国礼仪,阮翰林觉得可是这个道理?”
朴齐家这一番话,是看准了清代读书人大多不识《十三经注疏》的弱点。
清代《礼记》虽是五经之一,可明清朝廷钦定的参考著作,乃是元代儒者陈澔所著《礼记集说》,因此自明至清,读书人往往不知《礼记正义》为何物,更不会深究《仪礼》。
即便到了清中叶,汉学渐盛,这《礼记正义》篇幅浩繁,也非寻常儒生可以精通。
而《礼记集说》对交聘一章,注释寥寥,若只是依《集说》之言,这一番问话是回答不出的。
阮元也听得清楚,朴齐家这个问题,名为请教,实际针对的就是自己。
他援引仪礼之言,认为迎见之礼,所至官员应当在级别上对等。
可自己不过七品编修,按周时礼仪,可能只能列为士,和大夫尚有差距。
若是应对无方,只恐乾隆落一个轻蔑朝鲜使节的名声。
到时候乾隆若是怪罪下来,自己当然也难辞其咎。
但阮元少年之时,便精研三礼,无论《礼记正义》还是《仪礼》,早已熟稔于心。
此时应对,便也从容,道:“回大人话,这《仪礼》所言迎见之礼,本是因事而异。
《仪礼》原文‘宾至于近郊’与‘君使下大夫请行’之间,尚有‘张旃’二字。
旃为何物?《说文解字》有言,‘旗曲柄,所以旃表士众’是也。
想来这‘张旃’乃是极重要之事,故而迎见之时,当卿大夫毕至。
《仪礼》又有言:卿,大夫讶。
大夫,士讶。
由此可见,若非重要礼节,他国之卿入境,便只得大夫相迎就是了。”
此时正使纪昀乃是礼部尚书,按周礼已是六卿之位,按阮元所言,清朝以纪昀为正使,已是尽礼之举。
朴齐家听了这话,心中也暗自钦服,不想这后生未及而立,对《仪礼》竟也精通。
便又问道:“那再问阮副使,今年我等来京城,本是因大清天子八旬万寿之故,这八旬庆典,历朝所无。
《仪礼》本为上古之作,与天子八旬万寿,未及规制,也是难免。
但在下以为,既然这八旬庆典,乃是数百年不得一见之事,那迎见之礼,自然也要从张旃之仪才是,不知阮翰林之意如何呢?”
朴齐家之言,倒也不易驳斥,历代皇帝寿命超过八十岁的,之前只有四人,至于典礼情况如何,更无事例可循。
若是如此,典礼遵从更盛大的体例,理论上也非不可。
苏九月嫁过去之后才知道自己嫁了个傻瓜男人,以为自己被坑惨了。可谁知她才刚过门,老吴家像是被老天眷顾了。喜事接连不断,日子越来越红火。上山挖野菜捡到灵芝,下河摸鱼捡到太岁。就连她的傻相公居然也不傻了,还考了功名回家?!苏九月有些慌张,不傻了的傻相公会不会嫌弃她?愁眉苦脸一整天,下朝的吴锡元却吓得连炕都不敢上。娘子,我没跟小媳妇说话!也没喝酒!张大人要介绍她女儿给我,以后再也不跟他来往了!...
女扮男装,顶门立户,护寡母幼妹,穿越而来成为了陆见安,带领家人走出了一条锦绣致富路。钱,我有。权,我家弟子有。夫君那个谁你可是金大腿,只想做你的腿部挂件。某人金大腿算什么,我做你一辈子的金饭碗,给你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新书重生九零幸福攻略已经开文,请大家支持鼓励。...
神医。神医无双,一骑绝尘。红粉佳人倾城倾国。那一年,风雪满京城,草根的我,一鸣惊人...
无钱无权无势的三无青年张恒,带着一身被封印的法术游戏都市,小鸟依人办公室女郎?冷艳冰山暴力警花?蠢萌蠢萌小恒表示,这些都是他的爱啊!...
(架空民国)...
请问您缺钱吗?那一天,一个名叫JOKER的家伙突然出现在罗澈面前,这样对着他问道,要不要来一场游戏?将自己的未来作为赌注筹码,来一场金钱的游戏!PS本书已内签,读者大大们可以放心收藏,同时已有百万字完结小说一本,信誉有保障,书友群三零柒六九六八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