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败家子 > 第七百三十一章:食邑万户

第七百三十一章:食邑万户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02.com,最快更新明朝败家子 !

    徐经默不作声。

    从前那个带着几分傲气的读书人,早就不见了。

    海风抹去了他一切的菱角。

    在这船上,与人患难,使他能理解每一个人,无论卑鄙如张鹤龄,见钱眼开如张鹤龄,臭不要脸如张鹤龄,凶残无耻如张鹤龄,他竟也能察觉,这个人……依旧和自己一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任何傲慢和不屑,又或者道德上的优越感,在这汪洋大海之中,没有丝毫的意义。

    徐经抿嘴一笑:“寿宁候还预备继续出海?”

    张鹤龄一听这个问题,便痛心疾首:“出,当然要出。”他心里说,我本钱还没收回来呢,受了这么多罪,空手而回,等的就是那一片金山。

    “此时张娘娘,一定已经心急如焚了吧。”徐经言外之意是,张娘娘是势必不会让寿宁候再去冒险的。

    想到张娘娘,势必会担心自己的兄弟。

    徐经就不免想到自己的恩师,他觉得,似乎冥冥之中,自己与恩师,似乎有某种精神上的联系。

    提及了自己的姐姐,张鹤龄突然也有些感慨:“阿姐除了小气了一些,对我很好。”张鹤龄坐下,船中寂寞,逮着一个人,就忍不住想要拉一拉家常:“你知道阿姐多小气吗?她贵为皇后,也舍不得多赐点东西给自家兄弟,平日占一点宫中的便宜,也不过是在宫中用个膳罢了,四个菜,一个汤,用荷叶包了,带走,都还要叮嘱,说若是陛下看见了,不好。她到底是不是我的姐姐啊。倒好似大家不是一家人死的。我那兄弟,也不争气,在宫里吃了几口饭,便感恩戴德了,张娘娘只晓得管我们这个,管我们那个,连步都舍不得多赏赐几匹。还有赏金,什么赐金五十斤,五十斤铜钱,现在能做什么?”

    张鹤龄说着,眼圈红了:“咱们张家兄弟,只能靠自个儿,惨哪,若不是如此,何至于咱们还要自己出海,还有西山……那西山……是咱们张家的哪,给方继藩那厮,占了去,这是强盗!”

    徐经板着脸,露出怒容。

    张鹤龄乐了:“说你恩师而已,生气什么,诶,罢了,也怪不得别人,怪只怪自己姐姐小气,怪自己的兄弟太傻,啥事都要我自个儿来操心。”

    “哈,大明,就要到了,我张鹤龄,又要回来了。下一次要吸取教训,多带人出海,抢他娘该死的佛朗机人,还有那黄金洲,这么多地啊,那地里,撒一把粮种,庄稼就长出来了………”

    说到此处,张鹤龄垂涎三尺的模样。

    “其实……”张鹤龄准备要走了,回头看了徐经:“其实我挺佩服你的。”

    “……”徐经抬眸,看着张鹤龄。

    “能被那姓方的糊弄,不要银子,不要利,只为了一个所谓的……嗯……是知行合一还是啥?”

    徐经莞尔,他不愿和张鹤龄争吵,道不同,不相为谋。

    张鹤龄走了。

    徐经深吸一口气,他念起了自己的恩师,恩师现在……不知可好……

    可很快,他取出了笔墨,细细的开始下笔修撰。

    他要写一部书,是关于海外的图志,这个图志里,会有无数的见闻,也会有站在大明立场,为大明谋划的韬略。

    遏制佛朗机人的扩张,在各洲之间的海岛上,建立一个个跳板,驻扎人员,以备更大规模的船队可以自由往返……同时,滔滔不绝的,将无数的海外奇珍,输送回大明,补充大明朝内帑之用。

    …………

    一月之后,京里开春,可依旧还是飘着雪絮。

    朱厚照和方继藩早已随圣驾回京,对于那南昌的天气,回了京师,他们反而更觉得适应一些。

    南昌的妖风太大了,明明温度比京师高一些,可那妖风,却总是无孔不入。

    方继藩刚刚到京,便心急火燎的回到公主府,一见朱秀荣还大腹便便,脸色才缓和下来,幸好,幸好,还没生,这临产之期,想来就这么些日子了。

    没生就好,自己回来的及时啊。

    方继藩忍不住一把将朱秀荣搂在怀里。

    “怎么……了……”见着方继藩,朱秀荣面带欢喜,却又怕方继藩磕着碰着了孩子。

    方继藩哈哈大笑:“我和太子殿下打了个赌,他赌孩子生了,我说还没生,明日我去东宫讨账去。”

    朱秀荣莞尔:“你不要和他疯疯癫癫,这一次,是事后才知道,原来你和哥去了南昌,母后担心死了,我也怕的很。”

    “让你受惊了,是为夫万死。”方继藩忙是道。

    朱秀荣吃吃一笑:“我才不受惊呢,后来我想明白了,你这样了不起,定不会有事,你看,果然,喜讯便传来了。”

    方继藩叉着手:“殿下,你不要总是夸我,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说一说倒是无妨,可外头人听了去,会嫉妒的,你也知道,世间险恶。”

    方继藩又道:“我下定决心了,这些日子,我哪儿也不去,只在这陪着。”

    “儿子的名儿,你可想好了吗?”朱秀荣忍不住道。

    “何止是儿女的名儿,便是孙子、外孙,我都想好了。可惜的是,陛下不许我取,诶,陛下有时,太独断专行了,性子不好。”

    正说着,却有宦官来,却是陛下回宫,便有旨意来了。

    方继藩拜倒,行礼。

    便听那宦官取了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绍膺骏命,御统天下,制四海八方……”

    这些废话,方继藩耳朵听出了茧子,说实话,这圣旨,往往是吹牛逼的最高境界,什么奉天承运啊,什么四海八方啊,这天底下,谁敢这样吹牛逼,若是粗俗一些来翻译这些话,大抵就是,我……弘治皇帝,日天日地日大象,谁敢不服?

    宦官见方继藩面上不耐烦,便加紧了语速:“敕驸马都尉方继藩为靖虏候……”

    “且慢着。”方继藩一愣:“哪里来的靖虏,没这地名啊。”

    但凡是侯爵,几乎都是依托州府的地名来的,马虎不得,方继藩是个比较较真的人,比如丰城候、青州候,要讲基本法啊,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到时惹起了争议,算谁的。

    宦官耐心解释:“都尉,这靖虏,源自于河西的靖虏卫。”

    “噢。”方继藩颔首,原来如此:“靖虏卫,不是裁撤了吗?”

    “这是陛下的意思,都尉,能让奴婢将旨意念完吗?”

    方继藩是讲道理的人,颔首:“好,公公你讲。”

    宦官道:“准其镇河西,食邑万户。”

    方继藩微微皱眉。

    顿时明白了这个候的意思。

    河西之地,是方继藩自己从鞑靼人手里赢回来的,而且,现在鞑靼人未必肯遵守协议,这河西之地,除了肃王所在的兰州,几乎还在鞑靼人手里,所谓的食邑就是个噱头,不过……却也算是奖励了。

    宦官又道:“又张元锡,射杀反贼朱宸濠,大功,赐新建候;刘瑾,虽为内臣,为平朱宸濠乱,至今尸骨无存,此大忠也,敕营建石坊间,述其功勋,其侄刘二汉,赐金二百斤,敕世袭指挥……余者如沈傲、杨彪、张晋等,赐重金。”

    方继藩便谢恩接旨,喜滋滋的道:“有劳公公了,要喝口茶吗?”

    这宦官摆手:“不敢。”

    “噢,既如此,我正欲入宫谢恩,不妨和公公同去。”

    宦官便忙不迭的点头。

    方继藩捧着圣旨,心里感慨,哥们……又封侯了。

    虽说当初,镇国府给了一个候,可那不正轨,镇国府的官爵,都他娘的被朱厚照给玩坏了,今日大学士,明日总督,后天一个总兵官,你大爷的,官爵太泛滥,我方继藩跟着你朱厚照,迟早吃土。

    还是朝廷里有编制好啊,一下子觉得高级多了。

    方继藩兴冲冲的入宫,至暖阁,弘治皇帝抬眸,看了方继藩一眼:“朕知你会来谢恩,正好,方才王鳌上奏了一事,这奏疏,给你看看。”

    方继藩点头,接过了奏疏。

    王鳌乃是吏部尚书,又曾是弘治皇帝的师傅,地位超然。

    方继藩低头看了一眼奏疏,便不做声了。

    “继藩,以为如何?”

    这奏疏,是俱言朝廷为了下西洋,劳民伤财的。请求朝廷节制一些……

    其实里头的话,振振有词,说的倒是很有道理。

    毕竟朝廷还很穷,这钱粮都拿去造船了,百姓们的日子怎么过呢?

    这想来,是绝大多数官员的心声。

    当然……方继藩只低头一看,心里就有数了。

    其实……王鳌并没有抨击下西洋。

    毕竟这下西洋,乃是去找‘种子’的,种子这玩意,得分享嘛,有了这种子,这大明上上下下,受益无穷。

    而王鳌之所以上书,是为了钱粮。

    想在朝野内外,谁不知道,咱们的皇上,有银子。

    这一次要亲征,不就大手一挥,内帑里拨付钱粮吗?

    弘治皇帝,这是露富了啊。

    从前大家还不觉得,现在算是醒悟了,陛下私库里这么多银子,这下西洋,给国库和百姓们,巨大的负担啊,好嘛,陛下,我……王鳌,你的恩师,百姓们的代言人,现在要求你……打钱!